白羽鸡价格持续低迷 白羽肉鸡行业短期内难以摆脱亏损阴霾
财联社12月11日报道,白羽肉鸡市场迎来深冬时刻,12月初的售价创下近两年以来的新低。在这个传统的消费淡季,白羽肉鸡全产业链遭受寒流,亏损情况普遍。卓创资讯的分析表示,由于市场需求不振,短期内行业整体前景堪忧,即便将至春节也难以见到明显回暖迹象。
据禽报网提供的数据显示,12月8日,白羽肉鸡毛鸡在山东地区的“棚前价格”主流报价在3.48-3.52元/斤之间,辽宁地区主流报价在3.70-3.75元/斤左右。这一价格水平不仅低于今年3月的年内低点,也比去年同期的低点还要低,与今年5元/斤的高点相比已经暴跌超过30%。
行业内部人士赵女士向记者分析,市场价格连续下滑,相关产品如翅中、大翅根、长爪类价格持续疲软,有些产品甚至回归到近2至5年来的最低价格水平。当前冻品销路不畅,屠宰企业为减少库存不得不降价出售,但经销商在价格不断下跌的情况下反而更加谨慎,不愿意大量进货,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整个行业被拖入了亏损的泥潭。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鸡业分析师王欣宇提到,今年白羽肉鸡行业的盈利受制于需求端的低迷状态,即便在盈利期,也多数停留在微利的营运状况。尤其到了四季度,市场的低迷现象愈发显著,几乎整个白羽肉鸡全产业链都步入亏损状态。
白羽肉鸡产业链上市公司近期发布的数据同样映射出行业的困境。仙坛股份2023年11月的鸡肉产品销售收入约4.23亿元,销售数量4.84万吨,同比下降13.32%,环比下降17.05%。益生股份公布的销售数据也显示,11月白羽肉鸡苗销售数量下降0.38%,销售收入大跌34.50%,环比分别下降5.89%和8.25%。
展望未来,随着春节致屠宰企业放假日期临近,肉鸡出栏数量预计减少,叠加目前终端市场需求疲软,肉鸡价格难以乐观。然而,分析师王欣宇认为,随着消费的逐步回暖,白羽肉鸡行业在明年有望越过低谷,下半年或许有所反弹。但至少在短期内,这个富含蛋白质的家禽产品可能还将在底部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