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漆艺华彩复苏:古董漆器文物获新生
漆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工艺文化中的奢侈珍品,代表了高超的工艺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经历千年岁月的磨砺,在地下长时间的埋藏后,这些珍贵漆器变得如同易碎的豆腐一般。为了擦亮这颗历史的明珠,扬州的文博工作者们一直在努力“妙手回春”,在近十年时间内恢复了2000余件竹木漆器文物的光彩。12月8日,扬州博物馆将展出100套漆器精品,让人一睹漆艺的魅力。
南京博物院考古所副所长李则斌对于一件特别的漆器产生了浓厚兴趣——一件折叠漆几,它折叠起来形如”L”字型,打开则是”凹”形,展开内藏的四足后即刻变身为可立式的桌几。这种独一无二的形制,在国内颇为罕见,其市价在古代可以比拟十个青铜杯。
折叠漆几是在扬州西湖的高南汉墓中发现的,仅此一墓,便出土了319件(套)竹木漆器,映射出古人生活的奢华。扬州漆器历史悠久,尤其是汉代的漆器,它结合了江南地区的温婉与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华丽厚重,美轮美奂,令人叹为观止。
扬州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十分重视这一宝贵遗产。2013年,为了推动这一项目,在扬州成立了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的重点科研基地。在这个专门的工作站内,一个超过600平方米的半地下空间内,维持着稳定的湿度和温度环境,专门用于修复漆器文物。多个为木漆器“病号”定制的水箱中,木漆器沉没在特殊的药液里,以期水分渐渐被取代。
漆器的修复过程涉及清洗、脱水加固、整形、修复、封护等多个环节,其中脱水加固尤为紧要,通常需耗时2-3年。在基本修复到原形后,接下来要进行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彩绘和贴金箔。工作者们尽最大努力使用传统修复工艺,即使面对各种不可控变量,他们也不断尝试调配颜色,以求尽善尽美。
修复漆器的工作者们需要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对生漆的过敏反应。漆液有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引起红肿、剧痒乃至皮肤溃烂,工作者们往往需要借助药物来抑制症状。
正是这些无声的文物守护者们,夜以继日,默默地为每一件漆器注入新生,将历史尘封的宝藏一点点还原为彩绘斑斓的艺术品。扬州工作站如今存有2000余件漆器文物,继承并发扬了当地乃至整个江苏地区木漆器的保护发展。这不仅是漆艺的复兴,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