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凭借卓越智驾表现 惊艳雪地自适应巡航测试
在严苛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往往能够考验出汽车智能系统的真正实力,近来懂车帝在漠河的2023年冬季测试中的一项成绩,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项名为“夜间雪地自适应巡航(ACC)争夺战”的测试尤为难得,也异常考验车辆的智能驾驶系统。在夜幕与积雪的双重挑战下,测试要求汽车在启动了ACC和自动紧急制动(AEB)功能的情况下,能否准确判断并及时制动。
此次巡航测试在路面设置了静态的模拟车辆,研究实车在识别后能否完成准确制动。由于在雪地进行,汽车的制动距离会相比干燥路面显著延长,而夜间光线不足则会对车载摄像头的识别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另外,测试还模拟了扬雪的情况,进一步提升了难度。
在首轮测试中,参与的51辆汽车中仅有17辆顺利通过,包括多款自主品牌车型如问界M5、M7、阿维塔11、理想L7、L9、小鹏G6、昊铂GT等。而宝马i3、岚图FREE、魏牌高山、奔驰EQE、丰田bZ3等车型,则因未通过第一关测试而遗憾被淘汰。
第二轮测试在条件上做了提升,加入了逆光的干扰,测试发现仅有约一半的车辆能够应对这一新挑战。即便是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声名颇佳的特斯拉Model Y也未能幸免,显示出这项测试的高标准。
最引人瞩目的是第三轮测试,不仅是夜间并且有逆光影响,还模拟了扬雪条件,将测试速度降到40km/h,实际情况的复杂程度远超之前两轮。终极环节中,只有4辆车驶出了重围,分别是仰望U8、腾势N7、蔚来ET7、阿维塔11。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生产的仰望U8和腾势N7两款车型均成功通过,成为测试中的大赢家。尤其是仰望U8,其一路通过测试表现稳定,第一关就提前完成了制动,在距离模拟车辆12米处就停了下来,领先了其他所有参与测试的车型。
这一成绩剑指某种消费者认知中的误区,即认为仅限于追求智能化的新势力车型自动驾驶水平高,而比亚迪可能处于第二梯队。测试结果却大相径庭,比亚迪的表现让人惊讶,并引发了对于其智能驾驶系统实力的重新评估。比亚迪向来在业界以”低调”著称,虽然在智能驾驶技术推广方面不太高调,但这一结果清楚表明,在重要时刻,比亚迪的表现令人信服。
这种意外的测试结果背后是比亚迪巨大的研发投入。据悉,比亚迪光研发团队就高达9万人,其中专注于智能化研发的团队人数超过2000人,该数据在国内车企中是数一数二的。这突显了比亚迪对核心技术持久追求的决心与实力。
此外,腾势N7最近正在进行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测试,已经在重庆、深圳、上海等多个城市完成了对复杂路况的挑战,受到了媒体和用户的一致好评。这一系列的测试结果不仅提升了比亚迪品牌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知名度,也为未来比亚迪在智能化方面可能带来的更多创新引发了广泛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