铊中毒悲剧:清华校友朱令命途多舛


12月23日,一个哀伤的消息透过清华大学官方传达:化学系92级校友朱令因多年与疾病斗争不幸离世。朱令的人生,因为一场毒杀案而彻底改写。1994年底朱令突然生病,次年确诊为铊中毒,一个令人闻之色变的剧毒物质。警方的调查虽然全力开展,却迄今未能给出解答。

先看铊中毒。一种无色无味的毒物,其致命剂量仅800毫克,其慢性侵袭与难以诊断的特性频频造成误诊延误治疗。不幸成为铊中毒受害者的朱令面临着生命的重大挑战,尽管接受了大量的医疗援助和解毒治疗,但终其一生都未能摆脱严重的后遗症。

铊的存在与中毒案例并非是完全陌生。在1961年,知名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白马酒店》精准描述了铊毒症状。实际生活中,由于铊的自然产生,人类并非与其隔绝,特别是在开采矿产和工业活动中,铊的释出更为常见。中国的某些地区,铊与其他矿物共生,其参与的高温熔炼活动更加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及人体接触。

治疗铊中毒非常困难。目前尚无特效解药,治疗多借助于早期发现、普鲁士蓝及血液净化技术。中毒机理复杂多样,中国急性铊中毒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尚在推进急性铊中毒规范化诊治。

普通人遭遇铊中毒的可能性较低,但也不可忽视。生产环节的工人需时刻注意防护,避免铊盐与食盐混淆,也需提高警惕,以预防不测事件发生。例如2019年的报道,福建福州一幼童不明原因铊中毒,便是一个可怕的警示。

朱令的去世,再次引起社会对于铊中毒的关注。她曾是才华横溢的清华学子,却在铊毒影响下度过余生。她的命运,提醒我们要对环境中潜藏的毒素保持警醒,避免同样的悲剧重演。朱令的生命故事,成为遗憾与警示共存的记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