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银行逆市上调存款利率 吸引年末储蓄资金
在一片银行降息的潮流中,最近出现了逆向调整的情况,即部分中小银行开始阶段性提高存款利率,以此吸引储户在年末到明年一季度投入更多的存款。根据融 360 数字科技研究院的监测数据,2023年11月,银行存款利率的变动出现分化,其中短期存款利率基本持平,而长期定期存款利率有所降低。然而,在这一趋势中,淮滨农商行和固始农商行等一些地方银行宣布临时上调存款利率,为期数个月,以提升年末的存款余额。
具体数据显示,2至5年期存款平均利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表明银行存款利率总体正处于下降趋势中。但这并未阻止一些银行采取相反措施,例如广东鹤山珠江村镇银行、广西兴安民兴村镇银行等,纷纷在年末前后上调了一定期限的存款利率。这些举措可以看作是银行为了提高自身在存款市场上的竞争力,吸引更多存款资金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另一方面,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中小银行提高利率的做法属于临时和阶段性的,旨在应对年末的储蓄和信贷竞争挑战。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地方银行,面临较大的揽储竞争压力,因而愿意在利率上作出一些让步,以此吸引客户的存款。而年底和年初也是银行信贷投放的高峰期,银行之所以在此时上调利率,是为了锁定全年的业绩基础。
金融时报援引专业人士分析称,尽管当前银行普遍不缺存款,但在备战“开门红”和年关考核的双重压力下,不排除部分银行临时提高存款利率以争取更好成绩。银行存款利率的整体下降趋势并不意味着个别银行无法逆市而动。
同样,存款利率上调也影响了理财产品市场。有机构预测,一部分存款资金可能会转移至收益相对稳定的理财产品,这对于理财市场而言可能是一个利好消息。展望未来,有大行分析师预计,随着LPR(贷款基础利率)的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有可能继续降低。
尽管这种上调存款利率的趋势未必能延续,但它勾勒出了一幅银行业在当前宏观经济与市场竞争压力下作出的多元化反应图景。各家银行将如何在调整存款利率与揽储策略之间取得平衡,也将是业界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