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土星之光:NASA 蜻蜓号计划飞越泰坦冰冷表面


据2020年12月3日消息,美国太空总署(NASA)宣布著名的蜻蜓号(Dragonfly)任务的发射日期已设定在2028年7月。此次任务将揭晓太阳系中隐藏的玄机——土星最大的卫星,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天体:土卫六,亦称作“泰坦”。

蜻蜓号任务,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于2017年4月提议,并取得NASA的认可。该计划早期预定于2026年启程,但遭受经费问题限制,发射日期推迟至2028年。在这项宏大的太空探索计划中,科学家团队将向这片遥远且生机勃勃的土星卫星发射一架相当于汽车体积的核动力旋翼无人机。若一切顺利,它将在泰坦的大气层内飞翔,并于其广袤的表面着陆。

过去数年,蜻蜓团队在完成任务的道路上已经跨越了无数技术和计划的障碍。NASA科学任务理事会副署长Nicola Fox表达了她对团队的自豪感:“我们对这个团队成功通过各种挑战,收集泰坦的新科学资料感到自豪,并且激励着他们继续向前推进任务的各个层面。”

然而,由于存在对该项目获得资金数量的不确定性,NASA官方在11月28日举行的外行星评估小组(OPAG)会议上透露,蜻蜓号的发射和成本预算需要重新安排。一开始预计在2027年实施的项目,如今正由NASA的机构项目管理委员会(APMC)加以重新评估。

科学家们目前计划重新规划整个任务,包括对设计和制造的各个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只有在重新评估并通过审查后,NASA才会在2024年中期确定蜻蜓号的最终发射准备日期。

此次宣布发射日期的推迟,意味着蜻蜓号的部分设计和制造活动需被延迟进行,而关键的研究与测试工作则将继续稳步推进,以保证整体进度不至于受到太大影响。

泰坦作为太阳系中仅次于木星的伽利略卫星群中的木卫三“甘尼米得”的第二大卫星,其表面覆盖着大量有机分子,拥有稠密的大气和地表液体。这些特性使得它成为寻找地外生命的理想候选地之一。

科学家们期待蜻蜓号能够为我们提供关于地外生命可能出现的环境、泰坦地质活动以及其它基本生命过程的信息。可无人机在泰坦表面的移动,或许会揭露有关这些深刻科学问题的线索,从而开启太阳系探索的新篇章。这不仅仅是走向另一个世界的旅程,更是人类理解宇宙奥秘,以及探寻我们所属星际家园的更深层次之旅。随着2028年的目标日期渐渐临近,全球的天文学者和探险爱好者同样满怀憧憬,期盼蜻蜓号带回关于土卫六的第一手资料。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