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1日

名家建言:钱钟书指正《西游记》常识错漏再现经典


1988年,当央视版《西游记》播出时,钱钟书在观看其中的“车迟国斗法”一集中,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常识性错误,并立即决定以书信形式向央视提出建议。

由杨洁导演执导、制作的央视版《西游记》成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自开播以来便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走红,深受观众喜爱。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深入人心,几乎家喻户晓。然而,多年后重看这部经典之作时,不少观众发现剧情有一些微妙的变化,这引发了对其是否被改动的疑问和争论。

事实上,这些变化并非观众记忆的混乱,而是电视剧在发现错误之后进行了“修正”。这个故事的主角正是中国著名学者和作家钱钟书。

1988年3月18日,《新民晚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严谨地指出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西游记》中存在的一处错误。作者在文章中首先表示了对电视剧的肯定与赞赏,但他也指出了一个明显的错误:在“车迟国斗法”的情节中,孙悟空为了帮助唐僧战胜虎、鹿、羊三位大仙,在隔着柜子猜物品的时候故意将物品调换。唐僧在孙悟空的提示下说出柜子里的物品是“破烂溜丢一口钟”,剧组也拍摄了一口破旧的钟。

然而,实际上,根据原著,“一口钟”是方言中小孩子衣服式样的称呼,并不是一口敲的钟,而应该是一件衣服。意识到这一错误后,《西游记》剧组谦虚接受了观众的建议,杨洁导演迅速进行了重新拍摄,将“钟”改为“衣服”。因此,后来人们观看时便看到了修改过后的版本,自然会有所不同。

尽管观众多不知情,但那篇文章的作者正是钱钟书。钱钟书从小就喜爱《西游记》,刚开始读书时便对书中的许多怪字产生过误解,但他还是大概理解了其中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他成长过程中重新阅读这本名著,感受到的又是更深层次的内容。《西游记》不仅是他研究中国文学的重要载体,更是他平日陶冶情趣的读物。

科技的发展使得《西游记》的表现形式不再局限于文字,而被改编成电视剧这种新颖有趣的方式播放出来,这种形式也深深吸引了钱钟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专家,钱钟书在面对影视作品中的错误时,同样保持了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为了避免错误的信息误导广大观众,他决定匿名写信提出建议。最终,杨洁导演及时修改了错误,使这部国民电视剧更加严谨完善。

通过这次事件,我们可以看到,钱钟书不仅是杰出的学者和作家,也是热心的观众,他的细心和严谨不仅为《西游记》更增添了完善之处,也让我们更加敬佩他的认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