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

导演高群书微博开怼,究竟是何原因?


最近,著名导演高群书在微博上频繁发表言论,与网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这一切的起因是他的最新作品《三叉戟》上映后,口碑不如预期。为此,高群书一边在微博上回应差评,一边点赞并感谢那些喜欢本片的观众。然而,他所透露出的“不是电影不行,而是观众欣赏不到位”的态度,却引发了更大的反弹,不少网友纷纷吐槽他输不起。

《三叉戟》改编自公安作家吕铮的同名小说,之前已经被改编成电视剧,且评价不错。然而,这次尽管有原著作基础并且由口碑不俗的高群书导演,本片仍然未能获得好评,豆瓣评分只有5.2分。对此,高群书在微博上直言,《三叉戟》的拍摄过程困难重重,资金不足,且拍摄期间正值疫情,导致了种种问题。

高群书还强调,《三叉戟》的真实度是毋庸置疑的,因为编剧之一是一名有24年从警经验的现役警察,影片也经过了多个公安部门的审查。然而,这番话并没有得到网友的理解,反而被认为是推卸责任的表现。

事实上,低成本拍出高口碑的电影并非没有例子,比如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只用800万美元的成本换来了2亿美元的票房。同样地,最近上映的《朱同在三年级丢了超能力》也在资金有限、宣传不足的情况下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因此,《三叉戟》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首先,影片的剧情与人物设定便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影片中三位警察“崔铁军”、“徐国柱”与“潘海江”原本是警界的传奇组合“三叉戟”。20年后,他们临近退休,却又被委派去调查一件重大洗钱案件。在调查过程中,黑恶势力和体制内的腐败渐次浮现,但整体故事情节被剪辑得七零八落,缺乏连贯性。

不仅如此,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也让人难以接受。三位警察的行为更像是江湖人物,而非人民警察,充斥着个人英雄主义,甚至有观众称他们更像是在演“老炮儿”。此外,影片中的女性角色也只是在为凸显男性角色的魅力而服务,这种性别刻板印象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影片在动作设计上还邀请了韩国电影《黄海》的团队进行指导,虽说增加了不少暴力场面,但并未能挽救整体糟糕的观感。高群书在回应中提到,因为审核与删减才导致剧情不连贯,但观众对此显然并不买账。

网友认为,高群书显然是对过去的荣光难以释怀和高高在上的说教姿态,这种“爹味儿”十足的回应更令人生反感。无论是影片中的三位主角还是高群书本人,都体现出一种不愿意放手、不愿意面对现实的状态。

综上所述,《三叉戟》从剧情设定到人物塑造,再到导演的回应,都难以令人满意。尽管有观众对本片表示支持,但这些声音无法掩盖影片在整体上的缺陷与问题。高群书或许需要从更谦卑的角度出发,正视影片本身的问题,而非通过“怼”网友来寻求自我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