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索里尼之死:意大利文化的一场哀歌
1975年11月2日,意大利著名诗人、小说家、电影导演兼辩论家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遇害,震惊了整个意大利社会。在他的遇害消息传开后,意大利媒体迅速将其归类为「正典中的反叛性先知、辟邪者与被诅咒的诗人」之一。文学学者罗伯特·戈登指出,这类人的名单长并包括了从圣奥古斯丁到苏格拉底、弗朗索瓦·维庸等人。帕索里尼的形象也因此掺和了神秘与悲剧。
帕索里尼1922年生于博洛尼亚,并在母亲的家乡弗留利度过了部分童年时光。该地距今斯洛文尼亚边境不远,经济贫困。大学期间,帕索里尼开始创作弗留利语诗歌,并逐渐从童年的法西斯主义转向左翼政治。二战后,他公开支持意大利共产党,还因此失去了中学教师的职位,并被排除党籍。
1950年,帕索里尼搬到罗马,进入罗马电影城工作。在这里,他迅速成为一位杰出的文学知识分子。他的诗歌作品定期出版,并共同创办了一本意大利领先的文学杂志。他更开始创作小说,如1955年的《求生男孩》,讲述罗马无产阶级的生活。这些作品引发了他对罗马郊区贫民窟深厚的感情,也展现了他对方言的热爱。
帕索里尼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逐步进入影坛,并在1961年拍摄了首部电影《乞丐》。这部影片把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推向极端,呈现出视觉上的粗粝与广袤,令人联想到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作品。著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回忆说:「那是……见证了一种新语言的发明。」他的电影常从文学、神话与宗教中汲取灵感,如《马太福音》与《俄狄浦斯王》。
帕索里尼不仅是一位电影导演,也是一位公民诗人。他的诗歌常评论时事,表现出对家乡文化的怀念与对现代城市生活的痛惜。他的作品引起了许多政治派系的反感,因为他的批评直指资产阶级、政府和教会。
1970年代初的电影——他所谓的「生命三部曲」——似乎表明一种新的信念,即生命力的永恒。但之后,他对现代生活的视野变得更加黯淡,认为资产阶级消费主义正在扼杀生活与语言的多样性,这是「法西斯主义的『完全体』」。
帕索里尼不断撰写文章,探讨电视的愚蠢、长发与蓝色牛仔裤的象征性广告。他的最后一部影片《索多玛120天》更是电影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品之一。三周后,他在罗马的一处海滩被谋杀,至今案件未解。
帕索里尼的死催生了他的神话,他的作品与思想在各种形式的艺术中处处显现。阿贝尔·费拉拉的电影《帕索里尼》记录了他生命的最后几天,展示了这个充满争议的艺术家的复杂面貌。
帕索里尼通过他的电影和诗歌,表达了对现代社会的深刻批评,即便遭受了无尽的审查和诉讼,他的创作也从未停止。他的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意大利文化的一场哀歌。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尽管生前受到诸多非议,却在死后成为了20世纪不可忽视的文化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