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市场冷淡,“文艺片之路”能否前行?
《乘船而去》剧照,雅致又充满现实的质感从画面中流露出来,这是电影的魅力之一,尽管知道这样类型的电影在市场上会遭遇冷遇,导演陈小雨及团队还是坚持将它们带到银幕前。
豆瓣评分8.3,观众回响热烈,称它为”今年看过的最真诚的电影”、”最好的处女作”,有的甚至将它比作”中国版的是枝裕和”。然而这样一个获得观众深厚好评的电影,甚至还未等走完整个院线周期,就面临着可能下架的命运。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在上映一周后,《乘船而去》的排片率急剧下降,首映的1.1%跳水至0.2%,整体场次由4348场跌至仅剩635场。导演陈小雨无奈借助社交平台希望观众能够帮忙救场,众多自媒体也加入了“紧急打捞”的行列,然而所获的票房支持远低于预期。
陈小雨明白,这样的题材电影需要导演亲自推广,就像农夫卖菜一样,需自行叫卖。口碑虽高,但排片之难、众多商业大片的挤压,都让拥有深厚情感体验的《乘船而去》隐入幕后的可能性变得更大。
究竟是影院问题、作品所处的市场环境,抑或是观众品味的转变?这一连串问号悬于电影人心头。面对市场和艺术之间的博弈,年轻电影人该如何取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陈小雨在这片艺术之路上的执着。虽是一场赔偿的生意,但他却在乎的是那份倾注的情感和内心的实现。电影成本仅有190万元,集结了亲友的支持与资方的注入,半个月票房为120万元,再结合政策补贴,能否回本尚未可知。
缺乏宣传预算,陈小雨只能依靠社交平台进行推广。尽管有限,但《乘船而去》因其电影本身的能量而获得了不容小觑的关注。
当记者问及市场对这种文艺片的反应是否正常时,陈小雨无奈哀叹,目前市场的确无法支撑更多高质量文艺片的生存。创作题材关于故乡、家庭的情感投入巨大,电影的投入并不总能换来等量回报,市场和艺术之间的较量无解。
然而,在制作成本、演员投入、团队努力的层层叠加下,《乘船而去》不仅是陈小雨的艺术创作,更是一次艺术消费。他认为,这场电影party的意义并不在于是否能盈利,而在于为某些人提供了一次精神的盛宴。
面对剧情片与纪录片的区别,陈小雨视后者为探索世界的窗口,而前者则是内心深处感情的表达。一个人的渴望与恐惧并存,他的内心也充满了为这种艺术消费而担的债务之忧。但不变的是他对电影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
《乘船而去》映射了一个新时代青年电影人的肖像——在现实与理想的夹缝中摸索自我,他们会持续前行,即使道路多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