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圈的“青春怀旧”是否濒临失宠?
电影《沙漏》近日宣布定档。这是作者饶雪漫在2024年迎来的第三部作品被搬上屏幕的消息。但是,她先前的两部作品《左耳》和《离歌》在播出时反响平平,票房和热度都未能达到预期。《左耳》的影视剧版在积压8年之后的全网上线,最终也难逃无人问津的命运。
展现出寒冷冬日的影视市场对这类青春伤痛文学的冷感。同类型作品的其他项目,诸如辛夷坞的《许我向你看》宣布将要改编时,也未引起市场的强烈反响。而这些都曾是畅销书市场上的佼佼者,掀起过一阵风靡青少年的言情小说热潮。
回顾两三十年前,青少年们还沉醉在纸质书籍的时代,那时饶雪漫的文学作品以其特有的青春哀伤,描绘了诸如单亲家庭、车祸失忆、青春怀孕等剧情,构筑了一种独特的文学风格。但走到今日,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IP在影视化改编的道路上却屡屡遭遇挫折,连带着给营销这些IP的专业人士带来了困惑和头痛。
在市场的快速演化中,现实题材和甜宠风格占据了主流,早年的青春疼痛文学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光环。影视作品需适应互联网时代年轻人的娱乐消费方式,以及社会和经济状况下观众对正向情绪价值的追求,因此,以疼痛和苦难为基础构建的青春题材内容,越发难以吸引世人的目光。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改编都没有成功的案例。桐华和九夜茴在2023年各自的IP改编剧还获得了不错的评价。其优秀的口碑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垂直人群的精准营销,以及对当下市场的合理调整。
然而,就整体而言,青春伤痛类型的IP改编剧在现代影视市场上的表现却不容乐观。从《小妖的金色城堡》到新版的《泡沫之夜》,再到辛夷坞的《山月不知心底事》,都未能得到预期的爆火效果。
业内专家们分析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多重原因,包括当前市场观众口味的转变、社会情绪的整体趋势,以及不同时代下的价值观。而对于受众而言,娱乐已不再局限于过去的模式,他们渴望的是在轻松愉悦中找到共鸣。
面对这样的市场变化,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青春小说大作家们,包括饶雪漫在内的多位畅销书作者,似乎正站在一个改编的十字路口。他们能否转型成功,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为自己的IP找到新的发展机遇,或许只有时间和市场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