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6日

港演北上:香港电影人的新征途与挑战


近日,《无限超越班》作为一档演技综艺节目,虽非卓越到引人注目,但却成为近年轻贫香港演员以及香港知名IP复苏的契机。不过,人们开始怀疑那些仍然怀揣香港电影情怀的观众,是否永远只局限在70后至90后这代曾经的城镇青年之间,他们或许不会增加,只会逐渐变老。

香港的电影人们在北上的职业之旅并非一帆风顺,与之相随的通常是由大银幕向小屏幕,以至于网络端的转变。在内地市场,他们以物美价廉的优势,早期曾为网络剧与网络电影注入了效率与星光,为自己的事业注入第二春。

然而,网络剧与电视剧的界线日趋模糊,质量上甚至多次超越传统电视剧,而网络电影的机会也已不再如以往频繁。在当前内地娱乐市场,年轻的电影人正在崭露头角,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面对边缘化的危机,香港的影人是否能在更新、更具草根性质的短剧领域迎来新的机遇,重现昔日辉煌?

李力持、周星驰和王晶等香港导演纷纷跨入内地短剧市场,并已经在此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李力持正在筹拍一部名为《厨神》的短剧,周星驰则宣布其短剧品牌“九五二七剧场”,计划基于周星驰导演作品的抖音账号进行创作。与此同时,王晶的作品《亿万傻王子》在短剧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其在数据榜单上的表现并不突出。

短剧的内容要求与传统电视剧或电影大为不同,它需要快速吸引观众并尽可能让他们在免费观看过程中产生付费的欲望。观众付费的是情绪与卡点,而短剧的叙事更注重主角的情感共鸣,意味着传统影视人的技巧可能需要重新调整,以迎合短剧的快节奏与直接冲突。

事实上,内地网剧与网络电影起步阶段与香港影人有着密切的合作,也曾热衷于引进香港电影元素。然而随着内地内容市场的成熟和变化,港式风格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小程序短剧更像是被设计成了一种电商产品,目的在于满足观众即刻的情感需求,而非仅仅出于观赏传统影视作品的兴趣。

如今,港片情怀的保守思维已不再适合现今快速迭代的内容市场。香港电影人如果想要在新的赛道上取得成功,就需要刷新思维,重新塑造与观众的关系,不断追求创新,摆脱过往的局限。向前看,抛弃躺平的观念,他们的北上之路或许将是锻造新的辉煌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