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2日

冬季不可错过的电影遗产——阿基·考里斯马基的时光回旋


岁月流转,世界变幻,然而在芬兰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的银幕世界里,时间仿佛被冻结。每年冬天,重温他的电影成了一种习惯,仿佛走访一位老朋友。尽管俄乌战争的实时新闻在收音机中播报,但考里斯马基的新作《枯叶》依旧承载着历久弥新的感觉,仿佛是几十年前的老电影,画面中新添了年轻的面孔,但讲述的故事和套路,与导演的许多先前作品一脉相承。新晋演员阿尔玛·波斯蒂的演出,让人联想起卡蒂·奥廷宁,在情感上带来强烈的代入感。

《枯叶》非但没有复刻真实的人类世界,更是将多个年代的元素糅合成一副独特的画卷。考里斯马基的电影,总是穿越时空,将落地灯、油画等装饰物打磨成跨世纪的艺术品。他曾说,自己希望拍摄的电影能直接打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而他忠诚的观众确实遍布全球,将其作品看作放松身心的精神避难所。

在空间简洁、背景朴实的镜头中,考里斯马基的人物行为亦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大多数时候,画面中的角色独自坐在角落中,品尝着啤酒或咖啡,一口接一口地吃着蛋糕,台词寥寥。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营造出的极简主义风格,已成为考里斯马基带给观众的一张鲜明的名片。

影像由考里斯马基亲自构筑,以他独到的拍摄流程带领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们拍摄。他不屑故事板,强调每一个镜头的连贯性和真实感。35毫米胶片的每一寸都被珍视,尽量在一次拍摄中捕捉到完美的画面。他反对提前排练,剧本简约至极,仅包含人物动作和场景描写,这样的严格要求意在维持作品的新鲜度和演出的自然感。

《枯叶》中点唱机、便携式收音机、老式唱片机,都是考里斯马基式的元素。在剪辑室,导演喜欢通过音乐传递情感,忠实地呈现自己想要传达的观念。此外,特写镜头频繁出现,却不以传递情感为目的,人物表情哲学化,呼应了布莱希特提出的间离方法,使观众与角色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也显露着对布列松戏剧性表达方式的倾慕。

经历痛苦的人物在考里斯马基的作品中显得尤为脆弱。相对简单的长镜头中,并没有多余的视觉信息,角色们只执行简单动作或完全不动,营造出与观众同处一空间的错觉。这种观看方式使观众与位于屏幕外的角色和声音建立联系,带给人一种孤独但共通的体验。

考里斯马基电影中的角色,时常因生活中的偶然事件而陷入困境,却也因为无力改变而显得异常无助——这种人物刻画在他的电影里是经常可以见到的。《枯叶》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同样充满了考里斯马基一贯的风格,人物的内心张力与爱情纠结相互交织,让观众无法不被吸引。

值得一提的是考里斯马基电影中的物件对人物关系有着突出的影响,如老式汽车、狗狗等等,都是导演的电影语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最终,《枯叶》用它独有的方式向世界展现着爱情、生存和希望的细腻肌理,反射出现实与幻想的混杂。面对残酷的现实,考里斯马基的电影总是给观众带来一丝温暖与慰藉。The End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