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好房子”理念,住建部推动房产市场振兴新策略
12月21日至22日,北京召开了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本次大会传递出一系列强信号,明确指出新一年房地产市场发展策略将坚守稳定性与进取性相结合的原则,推动房地产市场实现质的提升。会议特别提出构建以人、房、地、钱等多要素联动的房地产发展新机制,并强调优化从房屋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的基础性制度。
对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而言,”好房子”不再是一个新鲜话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早在9月在武汉的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就强调了提供更好住房的目标,提倡由”好房子”、”好小区”,到”好社区”,乃至”好城区”的发展理念。倪虹在11月的新华社采访中再次表示,已不适应解决简单数量问题的老模式,而应当建立更适应”好不好”问题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那么,在市场已基本满足了”有房”的前提下,”好房子”意味着什么呢?它不仅是消费者迫切的需求,还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新路径。许多现有房产存在种种问题:新房子不久就可能漏水;高楼的防火安全存在隐患;小区规划不合理不人性化;物业管理服务不能完全满足居民需求;社区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等。这些问题逐一凸显出人们对于提升住房质量的渴求。于是,提供”好房子”的理念应运而生,不仅仅是改善现有房屋的结构和功能,还包括建设和维护良好的小区、社区至城区环境。
当然,”好房子”意味着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等等特性,它们都是高品质生活的保障。在理解了”好房子”的广泛含义之后,我们能预见到这个概念背后巨大的市场空间。新建的”好房子”唤醒了更多的购房需求,而需要改善的旧房产也将获得升级改造的机会。在这样广阔的市场赛道中,各个优秀的地产开发商和服务提供商将有充足空间施展拳脚。
好房子的概念不仅能激发改善性需求,释放住房消费潜力,更是实现房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为了适应消费者日益升级的居住品质需求,房地产开发商和服务商应积极提升服务水平,与此同时,政府也要为房地产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为未来打造一个更加理想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