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园创新:内建微型消防队伍 提升应急反应能力
为了增强高等学府内部的公共安全能力,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与奉贤公安分局高校派出所携手打造了一个新颖的防灾减灾机制。这一创新措施,就是在学校内成立了一支”微型消防队”。这对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防灾减灾能力以及应急事件的快速处理能力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微型消防队”的组建是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准备的。在前期的选拔工作中,五名来自学校安保团队的成员脱颖而出,被授予”微型消防员”的称号。他们不仅接受了由民警亲自开展的理论教学,还进行了严格的操作训练和消防实战演习。
在日前举行的一次消防演练中,”微型消防队”展示了他们所学的一切。当警报一响,三名”校园消防员”迅速身穿防火隔热服,驾驶着装备精良的微型消防车速达预定位置。微型消防车装备有抽水泵、消防水袋、消防斧和断线钳等必备工具,”校园消防员”们展现了专业的灭火技巧,从拿起灭火器迅速接近起火点,到熟练接驳水管开展灭火作业,一系列行动流畅而有序。
这样的专业表现赢得了在场教职工的一阵又一阵掌声。而民警张国良也没闲着,他组织教职工们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消防设备,讲解了在紧急疏散过程中常犯的错误,耐心演示了逃生自救的关键步骤和注意要点。此外,他还带领物业管理人员、宿舍管理人员以及食堂工作人员等一线工作人员,详细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消防设施,防火标识、疏散标识,并细致讲解了发生火灾时如何正确报警,以及如何在校园和家中预防火灾。
这次消防演练活动对于参与的教职工来说,不仅是一次知识和技能的充电,更是对消防安全意识的一次深化。他们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学到了实用的火灾处置知识,也更加明白了日常生活中防火自护的重要性。这无疑加强了全体师生对于火灾风险的警惕,提升了他们的自救能力,为建设一个更为平安的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警校合作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实践,为其他高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考例子。它不仅带来了直接的防灾减灾效果,更重要的是强化了高校师生对安全问题的认知和应对能力,这将对长远的校园安全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