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资源匮乏引发关注 咋破“儿医荒”?
近期,随着流感、肺炎支原体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频发,全国多地儿科就诊量剧增。在此背景下,原本就供不应求的儿科医疗资源出现了更为紧张的状况,尤其是医生短缺问题,成为了民众关注的焦点。各地医院积极应对,通过增加儿科医生出诊日、延长急诊时间、紧急招聘儿科医生等举措,试图缓解这一问题。
儿科医生紧缺已是公认的难题,医生培养周期长、招聘难度大、流失率高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这一现状。根据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儿科医师的人数为20.6万,占全国医生总数5%左右,然而0至17岁儿童的人口比例却高达21%。此外,儿科医师每天承担的门诊量是其他科室医生的2.4倍,儿科工作量之大可见一斑。相较于成人患者,与儿童沟通交流更具挑战性,使得问诊过程更为复杂和费时。
尽管工作强度大,但在薪酬方面,儿科医生并未得到与之相匹配的待遇。据《2020年中国医院薪酬调研报告》显示,儿科在薪酬排名中处于较低位置。如此一来,儿科领域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要解决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关键是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与调整。医院应该在儿科建设上投入更多的资源,提高儿科医生的工资待遇,让他们感到尊重和价值。此外,提升儿科医生待遇并不应该仅仅是口号,也不应该仅在患者高峰期时才迫不得已作出考虑,而应该在平时不断完善医院儿科体系和分级诊疗制度。儿科是医疗的基础学科,是难以“出成绩”的领域。为了吸引和留住儿科医生,必须改变当前的薪酬体系,让医生感到满足和自豪。
儿童健康是亿万家庭的共同关心点,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础。因此,医院在投入儿科建设时,不仅要提供充足的基础薪酬,还应在医生晋级、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鼓励医生全身心投入到儿科事业中。只有当儿科医生得到了更好的待遇和更高的重视,儿科人才短缺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