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乡土气息与内向个性引发招聘门槛争议
近期,位于江苏南京的栖霞区一家科技企业发布了一条招聘外贸助理的信息,该信息中明确提出了两项特殊的要求:申请人需“来自农村”且“性格偏内向”。这一颇具特色的招聘条件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和争议。
随着该招聘信息的广泛传播,网友们纷纷对这家公司的用人理念提出了质疑。有网友直言不讳地评论称,该公司似乎在寻找一个“好欺负”的员工。更有人戏谑地问道,是否还期望员工是35岁以上、有家庭负担且郁郁寡欢。此外,有观点认为,如今的农村已经不同以往,尤其是在江苏,农村的经济条件可能比多数二线城市还要好。
针对外界的争议,该科技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解释:对于从事外贸助理的工作来说,工作内容非常繁重,不是一般人所能承担。他们发现城里的人面对辛苦的工作往往不愿意坚持,相反,来自农村的员工更加吃苦耐劳。此外,公司认为内向的员工更有利于避免犯错,因为在负责的岗位上,即便是微小的错误也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内向人群通常更为细心、谨慎,而这些特质恰恰是该公司寻找的。
尽管这家公司为自己的招聘条件做出了解释,但这并未平息公众的争议。近年来,招聘条件中出现了各种“别出心裁”的要求,涵盖生辰八字、星座、血型、肤色、长相甚至声音等,这些孤立无援的规定曝光后,都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热议。
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要求中明确不招某些星座,或者限定求职者必须具备某种长相、血型。尽管这些要求看似荒谬,但它们确实凸显了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的个人喜好和主观印象,这些印象可能与职业能力无关,却成为了求职者通往职场的重要障碍。
在这波潮流中,江苏企业的招聘广告只是冰山一角。用人单位的这种招聘方式不仅对求职者存在歧视,也损害了企业的形象。专业人士指出,招聘不应该只是一个筛选的过程,而应当体现出公司对人才的诚意与尊重。一份好的招聘广告,应该能够吸引合适且专业的求职者,并公平地提供机会,让双方找到最合适的彼此。只有基于互相尊重和专业精神的招聘方式,才能实现企业与员工的长久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