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声明,驳斥新能源车污染论
近来,有关新能源汽车的种种质疑在网上引起热议,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污染严重、易燃烧、电池辐射高等说法。面对这些流言,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介入辟谣,澄清了市民们的误解和担忧。
首先,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污染问题,官方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尾气排放,因此在改善大气质量方面的贡献远大于传统燃油车。实际上,从生命周期评估的角度来看,即便考虑到电池的制造和废弃阶段,新能源汽车带来的环境影响也要小于燃油车。
接着,对于新能源汽车更易起火燃烧的疑虑,科普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相比,并没有更高的起火率。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起火原因为动力电池自燃,然而只占总起火事故的31%。随着电池制造技术的进步和整车生产水平的提升,新能源汽车自燃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减少。
此外,围绕新能源汽车的一些生活化的疑虑也被澄清。比如,许多人担心新能源汽车续航距离短,无法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或在使用空调时会大幅减少续航。实际上,电动车的实际续航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温度、路况、驾驶习惯以及是否遇到拥堵等。同一个人在同一条路线上驾驶,每次的续航效果也可能有所不同。这些变量都是正常现象,并不特指新能源汽车存在缺陷。
还有就是雨天驾驶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一些人担心会有漏电或充电安全的风险。生态环境厅明确表示,现代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和制造严格遵循安全标准,正常雨天驾驶或在雨天充电并不会造成安全隐患。至于高辐射和致癌的说法,这纯属没有科学依据的臆想,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池和其他部件均符合国际辐射安全标准。
在反驳这些流言的同时,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的声明强调,新能源车作为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正逐渐成为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政府和各方应继续推动和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制造和普及,而不是被毫无根据的谣言所影响。
通过这次官方的辟谣,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质疑与误解得到了正确的引导和澄清。这对于市民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尤其是在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