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约车“狂奔”致病患伤口裂开,服务监管引热议


上海市民孟先生在承受着抗击癌魔的极大痛苦中,没想到最近还遭遇了一次意外的 ” 惊魂之旅 “。六年前被确诊为肠癌有肝转移的他,11月末刚接受了一次手术。按照医嘱,他需要定期前往医院进行检查,而一次普通的网约车行程,却差点带来命槽危险。

就在去年11月28日,孟先生通过一款出行应用预约了网约车,9点39分从普陀区白玉路的家中出发前往瑞金医院。本该是一段平静的行程,却因为司机不专心驾驶而变得惊心动魄。

孟先生表示,从一开始司机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微信通话上。起步不久,就因连续三次急刹令他颇为不适。随着车辆开至市中心,道路变得更加拥堵,路况复杂,但这位司机依旧沉浸在聊天中,频繁进行紧急刹车和突然变道,造成车辆剧烈晃动。

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在这样的不规范驾驶下,孟先生的手术伤口竟然裂开了。在行驶了大约4公里后,孟先生感到腹部剧痛,伤口已不堪车内颠簸而裂开。

面对孟先生的指责,司机却毫无歉意地反怼说道路复杂,如果不急刹车难以变道,完全没有考虑乘客的感受和安全。愤怒和痛苦之下,孟先生选择在永嘉路下车,紧急赶往医院,医生及时处理了伤口,才未使情况更加恶化。

事后,孟先生向出行平台投诉,追问是否可以在行驶中使用电子设备,提出司机行驶过程中是否保持安全车距等问题。然而,出行平台的反应却令人失望,对于孟先生的投诉毫无回应。甚至在新民帮侬忙申请调查后,他只收到了平台 “悄悄” 退还的33.4元打车费,却始终没有得到一个正式的解释和道歉。

这一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也反映出当前网约车服务监管的缺失和平台处理投诉的不作为。一辆急行的网约车,不仅仅是一位癌症病人的痛苦经历,更是对整个行业规范管理、消费者权益保障的严峻考验。社会公众和媒体对这起事件持续关注,期望出行平台能够正视问题,充分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对于孟先生的遭遇,我们同样期待他能够获得一个满意的答复。安全规范的驾驶和细致的服务是市民所期望的,网约车平台应积极回应并改进,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让市民的出行更加安全可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