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多赛道中,中国助力前行
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的背景下,世界正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在此背景中,12月4日举行的“2023从都国际论坛”平行论坛之一——“推动经济复苏与全球合作”在广州引起广泛关注。来自不同国家的前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全球挑战,寻求合作之道。
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卢塞贡·奥巴桑乔在会上指出,新冠疫情展示了全球相互依存的现实,一个国家的问题不解决,全球都将受到影响。在这个复苏的关键时刻,各国应放下相互指责,共同努力,寻求互利共赢。他还强调,国际交流应当采用善意且温和的方式,即便是竞争,也应该是基于友好和合作的精神。
另一位讲话者,塞尔维亚前总统鲍里斯·塔迪奇提到,国际间的认知缺陷以及未来不可预测的巨大不确定性,是影响世界复苏的两大难题。他提到,尽管技术不断进步并定义着未来,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却难以完全预测。
在技术规制方面,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代表兼执行干事邹刺勇指出,单靠技术进步并不足以解决所有深层次的问题。在人工智能领域,跨国合作才能有效治理新技术带来的挑战,或许未来能形成相似于联合国原子能机构的组织来共同治理。
针对目前国际状况,奥地利前总理沃尔夫冈·许赛尔警示了一种负面趋势的出现,即贸易、技术、原材料、移民等问题被某些国家“武器化”。他呼吁各国积极倡导多边秩序,构建强大的多边机构来应对这些挑战。
在谈及经济议题时,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兼尼扎米·甘伽维国际中心共同主席伊斯美尔·萨拉戈尔丁指出,全球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旧有秩序未被新共识替代,中国在这个转型期有重要作用。
香港中文大学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名誉高级研究员谢国樑则认为,控制通胀和高利率是帮助全球经济发展的首要措施。其中,重要的一步是确保全球贸易归入WTO框架。与此同时,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中国在此过程中应有更大作用,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推动力。
论坛主持人、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指出,面对全球挑战,各国应树立同舟共济的精神,开展合作,重要的是互相倾听、学习和理解,这同样贯穿了从都国际论坛的核心理念。
通过本次论坛,各国领导人和专家的深度对话,不仅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思路和方向,也展现了中国在全球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和巨大潜力。论坛结束后,相关建议和观点有望转化为具体行动,为推动经济复苏和全球合作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