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环县惊现百万吨级油田,国内能源实力迎来提升


据央视新闻和新华社报道,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近日对外宣布,在甘肃环县洪德地区的勘探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发现了一个地质储量超亿吨级的整装大油田。这一盛事标志着,长期以来作为能源勘探难点的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断层复杂区域,已实现重大突破,且为该盆地西部石油勘探开发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长庆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牛小兵介绍,经过长达两年的精心勘探和攻坚,洪德区块已确认的探明石油储量达到5024万吨,并且预估还有潜在储量5620万吨,总计超过1亿吨的石油资源量。这一超亿吨级的大油田的发现,无疑将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同时也为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详细介绍,洪德地区的原油日产量已能达到504吨,足以支撑构建年产原油50万吨的生产规模。长庆油田不但在鄂尔多斯盆地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在此之前,去年12月27日,长庆油田公布的年天然气产量已经达到500.6亿立方米,成功构筑了我国首个年产5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特大型产气区。

长庆油田作为我国最大的国内天然气生产基地之一,所生产的天然气不仅满足了上百个中国大中城市的用气需求,其调峰作用同样不容小觑。值得一提的是,鄂尔多斯盆地不仅石油资源丰富,还拥有大量的煤炭、岩盐、煤层气、铀等矿产资源,这些资源的有效开发对于支持国家长远的能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长庆油田这一世界级特大型油气田也面临着技术挑战,其蕴藏的油气资源是国际公认的低渗透、低压力、低丰度类型,这意味着油气储层较为致密,从地下开采油气资源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未来的勘探与开发工作仍需投入大量的科研力量和技术创新,以期实现资源的高效开采和利用。

此次发现的亿吨级大油田无疑给我国的能源行业带来一股新的生机与希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勘探设备的更新,我国在能源勘探与开发领域的能力将持续提升,进一步夯实国家能源安全基础。同时,这一成就也将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对于推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