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传统治疗!中国批准首个HIV长效注射疗法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日益增长,对治疗方案的需求亦随之增加。而在这一背景下,一项重磅消息让所有关注艾滋病治疗的人们为之振奋: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公布,杨森制药的利匹韦林注射液已正式获得批准。早在此之前,与其联合使用的GSK及ViiV Healthcare开发的卡替拉韦注射液和卡替拉韦钠片亦得到了批准。意味着长效抗HIV药物卡替拉韦/利匹韦林联合疗法已正式登陆中国,成为我国首个HIV-1长效注射治疗方案。
南京大学医学院吴稚伟教授于11月20日接受访问时详细阐释了这一方案的深远意义——对于HIV患者来说,意味着治疗的革命。不仅在药物效力上能稳定和长效抑制HIV病毒,更在治疗体验上大有改善。患者减少到每两个月一次注射便可控制病情,极大改善了患者的依从性问题,及减轻患者对于日常服药的精神负担。
这种长效注射治疗的出现,打破了以往患者需要每天服用药物的模式,简化了复杂的用药程序。据吴稚伟教授解释,这一疗法的药物组合已通过了三个大型国际临床试验,并在全球16个国家招募了千余名患者参与测试。研究发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每两个月注射一次能达到非常好的持续病毒抑制效果。
在药物依从性方面,吴教授指出艾滋病已不再是绝症,但需要终身用药的慢性疾病,这也意味着患者必须定时、规律地服用药物。而传统口服药物带来的焦虑感及药物副作用,会影响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接受。长效注射治疗方案在这方面则有显著优势,通过减少服药频率,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了患者对治疗过程的心理压力。
这种联合疗法中,万凯锐(卡替拉韦注射液)和瑞卡必(利匹韦林注射液)分别担当不同角色,卡替拉韦作为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并通过阻断蛋白的切割和组装过程,减低病毒负荷。同时利匹韦林作为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通过干扰HIV病毒的核酸合成,防止病毒增殖,最终一举抑制病毒的复制能力。
关于注射方式是否会增加感染风险的担忧,吴稚伟教授表示,这种临床上使用的注射形式,将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完成,同时,国家对注射器具的管理规范严格,因此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感染风险不大。
未来,科研人员和医疗专家正尝试探讨艾滋病的功能性治愈可能,未来有望使得患者无需长期依靠药物即可控制病情。目前的重点在于鸡尾酒疗法,这种疗法如果执行得当,能够将病毒载量压制到极低,患者的免疫系统也可得到回复。患者拥有一个健康的免疫系统,理论上可以在不依靠药物的情况下,维持病毒载量在低水平,充分体现了医学界对于艾滋病治愈的持续追求和希望。
中国批准的长效注射治疗方案,不仅在医学上是一大突破,更在患者的生活品质上带来了切实改变。此举代表了中国在抗击艾滋病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未来患者能否彻底告别药物治疗,还需持续观察与研究,但长效治疗方案的确为这一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