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

骨质疏松: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隐形杀手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中一个较为常见的疾病,尽管它的蔓延和影响已十分普遍,但许多人对它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种疼痛病症对老年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严重的是它导致的“因痛失能”现象,亦即由于疼痛长期困扰,使得老年人逐渐丧失日常自理能力。

刘老伯是这一现象下的一个例子。他年逾八旬,事实上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其中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近年来,其病情恶化,出现记忆力衰退现象,偶尔甚至无法识别亲人。在腰背疼痛发作后,他几乎再也没能下过床,失去了最基本的活动能力,情绪也变得极其不稳定。

这种疼痛的不仅是肉体,它还深入影响到认知功能。长期的痛苦负荷加剧了刘老伯的认知障碍,诱发了谵妄。谵妄是一种认知功能障碍的急性发作状态,虽然意识清醒,但认知和逻辑能力大打折扣。这不仅仅是个体的悲剧,更是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巨大负担。

在老年骨质疏松性疼痛治疗上,我们必须认识到老年人的特殊性,他们与其他年龄层的人群在身体和社交能力方面有很大差别。因此,治疗的目标也应当与众不同,首先要有效缓解病痛,其次是保护或恢复机体功能,最终目的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临床医生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需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微创、经济的治疗方式。

为了应对骨质疏松性疼痛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医学界已经发展了一些特殊的治疗技术,如骨强化技术针对胸腰椎的压缩性骨折,通过超声引导下的精准注射技术缓解退变性小关节疼痛问题,以及利用CT引导的精准治疗手法针对神经痛问题。这些技术以最小的身体损伤,帮助患者迅速恢复基本生活能力,以实现所谓的“三级预防”。

总的来说,面对日益老龄化的社会,我们迫切需要关注并解决骨质疏松性疼痛问题,避免老年人因此而造成的各种悲剧发生。这不仅是医疗界的责任,也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各级政府的积极介入,共同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应有的关怀和保障。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