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

守护网童心,黄浦区打造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当今社会,网络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他们日益成为网络世界的活跃用户。但网络环境的复杂多变,也经常让未成年人面临众多潜在的风险和挑战。家长的焦虑和疑问此起彼伏,而教育者和社会工作者也在探索更贴近未成年人需求的保护模式。如何有效进行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重要话题。

在这背景下,黄浦区近日召开2023年度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全体会议,并同步召开了第二届未成年人保护论坛。会议的主题强调的是提升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明确未来的工作重点,并且持续完善未成年人的保护体系。区内10个街道联合发起了一项新的社会举措,共同点亮了《黄浦区未成年人保护资源地图》。这份资源地图不仅标注了黄浦区各类未成年人保护场所的位置信息,同时明确了他们的功能特点。这其中,按照”初心‘未’爱”保护品牌的六大板块:”未之暖””未之安””未之心””未之康””未之翼””未之智”,为区内的未成年人提供了全面的帮助和指引。

与此同时,大会宣布发布了《黄浦区未成年人保护服务案例集与工具包》,将之递交给区内街道儿童督导员代表。这一案例集与工具包的出现,为社区儿童工作者、福利社工、志愿者、家长以及教育从业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和实践建议,有助于提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和引导的专业水平。

在论坛环节,两场情景短剧展现了未成年人面临的网络风险,引发了与会嘉宾的热烈讨论。一出围绕着未成年人如何安全使用网络,另一则聚焦于手机的利与弊。同济大学的居飞副教授通过心理学视角分析了未成年人上网的心理特点和影响因素。向明中学的陈屹书记强调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并建议家长要放权与信任,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和家长的平等沟通中,自主管理时间,并学会在网络环境下自行解决问题。

通过这次会议和论坛,黄浦区进一步确立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方向与措施,也表达了社区在这一领域能够协同合作、共同贡献的决心,构建起一张覆盖全区的,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温暖与安全的保护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