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推动社区养老全面升级
在快速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如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长风新村街道的普二、长四一委、长二一委、长三一委四个为老服务站,将传统的养老服务推向前沿,实施了“家门口、嵌入式”的社区养老新形式。通过这种服务模式,老年人不仅在身体健康上得到了极大的关照,而且在精神文娱活动上也有了更多的参与。
为了让老人感受到真正的“老有所养”,服务站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健康活动。他们普及保健养生知识,定期组织“防‘三高’健康讲座”,并提供各类养生保健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教授老人日常保健知识,更为他们免费提供血压测量等服务,确保老人健康得到妥善维护。
鉴于老人不同疾病和个体差异,服务站内还提供专项健康指导。从生活起居到饮食卫生,从合理用药到日常锻炼,服务站聘请的专业人士都会为每位老人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方案,并在必要时给出诊疗建议,助力老人享有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除了健康服务,服务站点的日常活动也十分丰富。手工花DIY、手工香包、手工草帽、兔子灯DIY等活动轮番上演,引来众多老人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不仅为老人们提供了发挥创造力的平台,更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找到了乐趣和归属感。
“微心愿,我帮办”,这个口号代表了服务站的另一项创新服务。工作人员通过征集老人们的“微心愿”,全力以赴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小困难、小需求甚至小梦想。这项服务贯穿老人生活的“最后一公里”,有效增强了老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节日是传统文化中亲人间相聚的宝贵时刻,服务站点也不例外。例如“欢度中秋 · 喜迎国庆”茶话会、“九九重阳节 · 浓浓敬老情”养生茶话会等,让老人们在节日期间相聚一堂,共同品茗交流,享受温馨和睦的氛围。
长风新村街道上述四个服务站点的实践,显著提升了当地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并为推动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全面升级树立了标杆。在这样的努力下,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不再是口号,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